从美国封禁到全球扩展:TikTok的生存与反击之路
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之一,TikTok近年来因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中国背景频繁陷入国际政治风波。从2020年开始,美国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对TikTok发出禁令威胁,这场持续至今的拉锯战,不仅牵动着TikTok的全球化进程,也深刻反映了技术竞争、数据主权与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随着美国政府针对TikTok的态度日趋强硬,剥离风波在近期迎来了重要新进展。
2024年12月6日,美国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维持了总统拜登此前签署的一项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必须在2025年1月19日前剥离TikTok,否则将面临在美全面禁用的风险。这一决定将TikTok置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作为回应,TikTok于12月9日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交紧急动议,要求暂停禁令的执行,并计划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同时,12月10日,TikTok宣布在西班牙正式上线TikTok商店,这是其在国际市场拓展布局的重要一步,旨在分散业务风险、缓解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这一连串的新动态不仅表明TikTok正积极采取多重措施以应对剥离危机,也凸显出这一事件在国际层面的复杂性。美国国内围绕禁令的分歧、企业界的态度以及国际社会对此事的关注,正在将这一事件转化为科技竞争与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标志。TikTok的命运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全球化未来,也关乎跨国科技企业在新冷战格局下如何在政治压力与商业利益间寻求生存之道。本文将结合最新进展,从事件回顾、TikTok的应对措施与多方反应等方面,全面剖析这一风波背后的逻辑与意义,探讨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01
事件回顾:早期争议与关键节点
自2017年TikTok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后,凭借其新颖的短视频呈现形式和高度互动性,在年轻群体中获得了极高的人气与广泛的用户基础,用户数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然而,由于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源自中国,这一背景迅速引发了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滋生出对国家安全与数据隐私层面的深切担忧,进而催生了一系列监管行动与法律层面的严峻挑战。
2019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率先对字节跳动收购美国短视频应用Musical.ly的交易展开审查。美国政府方面的主要顾虑在于,TikTok可能存在将美国用户数据传输至中国境内的潜在风险,而这一行为被其视作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关键因素。此次审查标志着TikTok在美国所面临困境的开端,也正式开启了其在美国市场漫长而艰难的合规之路。
进入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明确禁止美国个人和企业与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开展任何形式的交易。特朗普政府将TikTok定性为对美国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存在显著威胁的应用程序,这一行政命令的颁布使得TikTok在美国的运营瞬间陷入极度艰难的境地,面临着业务中断的巨大风险。随后,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施压,要求字节跳动在90天内完成TikTok在美业务的剥离操作,否则将全面封禁该应用在美国市场的运营权限。
为积极应对美国政府的强硬要求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TikTok迅速与甲骨文(Oracle)和沃尔玛(Walmart)启动谈判进程,意图通过构建名为TikTok Global 的合作架构来化解危机。在该计划中,TikTok试图借助与美国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增强自身在美国市场的合规性与可信度。然而,尽管各方进行了多轮艰苦卓绝的谈判与协商,因涉及多方复杂利益博弈与监管要求的动态变化,这一计划最终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并予以落实。
2021年,随着美国总统的换届,拜登政府撤销了特朗普时期针对TikTok的行政命令,这一举措曾短暂地为TikTok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但拜登政府并未放松对TikTok的监管力度,反而指示美国商务部针对包括 TikTok 在内的一系列外国应用程序开展更为全面、深入且广泛的安全审查工作。这一审查范围涵盖了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多个关键环节以及应用程序背后的运营管理架构与公司治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为切实缓解美国政府持续存在的担忧并彰显自身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与实际行动,TikTok精心制定并推出了“得克萨斯计划”(Project Texas)。该计划的核心要点在于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于由美国本土企业甲骨文运营管理的服务器之上,通过这种方式从技术架构与数据管理流程层面确保美国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与透明度,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美国政府对于数据安全监管的严苛要求。
然而,尽管TikTok做出了诸多努力与积极尝试,美国政府方面的疑虑依然未能彻底消除。2023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敌对控制的应用程序侵害法案》,该法案明确要求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完成TikTok美国业务的剥离工作,否则将对其实施全面禁令。此后,美国参议院也顺利通过了相关涉 TikTok法案,最终由拜登总统签署正式立法。这一系列连贯且逐步升级的法律行动充分表明TikTok在美国运营所面临挑战的持续性、复杂性与严重性,深刻反映出在当今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数据安全保护与地缘政治利益博弈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格局。

02
最新进展
1
TikTok回应措施
对于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6日的裁决,TikTok随后表示,将继续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并申请临时禁令。
当地时间6日,TikTok发表声明称,准备将案件提交给最高法院,并表示,最高法院“在保护美国人的言论自由权方面有既定的历史记录”。当地时间9日,路透社报道称,TikTok和字节跳动聘请了在美最高法院相关诉讼中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诺埃尔·弗朗西斯科(Noel Francisco),以应对在美最高法院的上诉。弗朗西斯科曾在特朗普首任政府中担任美司法部的第四号人物——美国副总检察长。弗朗西斯科的律师事务所Jones Day也曾为特朗普2016年的总统竞选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其中的许多律师都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地时间9日,TikTok和字节跳动还向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紧急提交了一份紧急动议,要求颁发临时禁令,以阻止“不卖则禁”法案于2025年1月19日生效。然而,上诉法院于12月13日驳回了TikTok的请求。值得指出的是,TikTok在申请推迟禁令的法庭文件中指出,“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解决这一问题”,这可能“会消除即将发生的损害和最高法院审查的必要性”。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曾在大选中誓言阻止禁令的实施,因此,TikTok寄希望于特朗普上任后仍会履行竞选承诺。此外,13日,美国众议院议员已分别致函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苹果CEO库克,敦促他们做好准备,在2025年1月19日之前从各自的应用商店中下架TikTok的应用程序。但是对于这一要求,苹果公司、Alphabet和TikTok均未立即置评。
当地时间12月16日,TikTok要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临时冻结美政府针对该平台的强迫出售令。12月18日,最高法院宣布将审理TikTok案件,并将于1月10日就此案进行辩论。报道还透露,最高法院制定了快于平时的日程安排,要求各方必须在12月27日之前提交开庭陈述。这将允许法院在法律1月19日生效前对该问题作出裁决。
随着美国可能实施禁令的期限日益临近,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也加快了在欧洲寻求替代市场的步伐。12月10日,TikTok商店(TikTok Shop)正式在西班牙上线。并且,TikTok也已与Guaranteed Irish展开合作,在爱尔兰推出了TikTok商店。
2
各方反应
1.美国各方态度
美国司法部表示,TikTok 归中国所有,因该平台可以获取大量美国人的个人数据而对美国构成威胁,并声称中国可以秘密操纵美国人通过 TikTok 消费的信息。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称该决定是“阻止中国政府将 TikTok 武器化的重要一步”。此外,据外媒报道,美国司法部曾于12月11日晚些时候要求上诉法院驳回TikTok 9日提交的紧急动议。
部分美国用户、创作者和小企业主表示,TikTok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和表达平台,其封禁将严重影响生计和自由。早在3月13日众议院通过强制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的法案后,TikTok的内容创作者便在国会大厦外举行抗议。佛罗里达州民主党议员麦克斯韦·弗罗斯特(Maxwell Frost)和伊利诺伊州民主党议员迪莉娅·拉米雷斯(Delia Ramirez)、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马乔里·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等部分投票反对该法案的两党众议员也参加了抗议。此外,经济咨询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3月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TikTok 在2023年为美国小企业主带来了147亿美元的收入,39%的小企业主表示TikTok对他们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69%的人表示TikTok在过去一年中为他们的企业带来了销售额增长。
美国最大民权组织之一——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发布声明指出,上诉法院6日维持原法案的裁决“开创了一个有缺陷且危险的先例,它赋予了政府过多权力来压制美国人的网络言论”。ACLU表示,禁止TikTok公然侵犯了第一修正案赋予数百万美国人的权利,“除非该平台会造成极其严重和迫在眉睫的危害,否则政府不能关闭整个平台,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
特朗普总体持支持TikTok的态度。3月,特朗普在CNBC的“Squawk Box”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表示,禁止TikTok会让年轻人“发疯”,也会使Meta公司的Facebook受益。特朗普称,“TikTok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坏处。但我不喜欢的是,没有TikTok,Facebook会变得强大,我认为Facebook和很多媒体都是人民的敌人。”虽然特朗普获选后,其过渡团队尚未提供有关特朗普计划如何履行“拯救TikTok”承诺的细节,但过渡团队表示,特朗普计划兑现在总统竞选期间做出的承诺。当地时间12月9日,特朗普接受了获选后首次电视采访,采访中,特朗普赞扬了他的竞选团队对TikTok的使用,但并未明确回应是否会“拯救TikTok”。12月16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会研究一下TikTok,你知道,我对TikTok有好感。”此外,据美媒报道,当日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见了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12月22日,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发表讲话时表示,他赞成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一段时间。
2.中国政府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14日表示,“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法案,让美国站在了公平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的对立面。如果所谓‘国家安全’的理由可以用来任意打压别国的优秀企业,那叫毫无公平、正义可言。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就要想方设法据为己有,这完全是强盗逻辑。美方对TikTok事件的处理,将让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美国所谓的‘规则’‘秩序’究竟是有利于世界,还是只服务于美国自身。”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3月14日表示,“我们关注到了美国国会的这一动向,美方应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无理打压别国企业,为各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环境。相关方应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3.专家学者表态
专家学者讨论了TikTok案的国内外影响。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发文表示,剥离法案可能会波及和威胁其他在美运营且具有中国背景的数字企业,如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Temu和SHEIN(希音)等。此法案还可能促进本就有意打压TikTok的国家或联盟进一步采取行动,收紧TikTok在地业务,甚至效仿美国出台剥离法案。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王衍行也表示,TikTok案可能成为一些国家对外国企业施加限制的模板,类似措施将加剧全球竞争环境的恶化。
专家学者还分析了TikTok案未来可能的走向。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安全专家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表示,废除该法案会给特朗普带来政治风险,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与中国的和解,这将与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表现的敌对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智库数字程序研究所(Digital Progress Institute)的负责人乔尔·塞耶(Joel Thayer)律师指出:TikTok在庭审中承认其算法源于外国公司,而外国公司并不享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03
评论
1
法律与合规
1.法理逻辑
首先,PAFACA(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
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敌对控制的应用程序侵害法案
)法案中的针对性(法案中有且仅有TikTok和字节跳动两家公司的名字)是否违背了美国宪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有待商榷,该法案是对有中国背景企业的选择性打击,因为它没有给予其他同行业科技公司同样的审查标准,也没有采取更广泛的、应用于所有类似企业的中立监管措施,这种区别对待明显违反了国际投资法中的非歧视性原则。并且,此次判决书中再次强调了,美国国会有权在法律中单独罗列某一家或几家企业,这意味着,未来,诸如此类针对中国企业的“点名式”立法,可能越来越多。
其次,TikTok及其用户主张,强制出售或禁用该平台会侵犯美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但法院的裁决表明,在国家安全面前,言论自由需要让步。这暴露了美国宪法保护下的双重标准:一方面,宪法旨在防止政府对公民言论的审查,但TikTok案例却显示,为了所谓的“主权保护”,美国愿意限制国际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这场争议的实质存疑,它是否真的关乎公众利益,还是更多地反映了政府对外国企业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仍需深入探讨。
2.上诉路径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审理TikTok有关“不卖就禁”法律是否符合宪法案的上诉申请,并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10日,大法官将听取关于“不卖就禁”法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口头辩论,辩论时长为两小时,该口头辩论时长约是其他案件的两倍。
首先,TikTok正式提出上诉请求的48小时之内,最高法院就同意审理,如此受理速度,说明存在大法官对于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的决定不满。这也意味着,美国最高法院站在TikTok这一边的可能性在增加。在此之前,Tik Tok上诉面临的法律挑战既包括美国最高法院是否受理此案,又包括是否能获得周受资在内部备忘录提到的暂停法案实施的临时禁制令,前者因美国最高法院的公告而得到肯定答案,后者目前仍悬而未决。
2
技术竞争与国家安全的博弈
1.TikTok成为“关键战场”:中美技术竞争新格局
TikTok事件成为中美技术竞争的焦点,充分体现了技术竞争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博弈。在PAFACA法案的推动下,美国对TikTok的“点名式”立法,不仅针对单一企业,更试图通过政策制度化和长期化的方式,全面限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TikTok 预计将向最高法院上诉。 图片来源:Bing Guan/Bloomberg News
TikTok之所以被视为“关键战场”,其本质在于它结合了技术、数据和文化影响力三个层面的因素。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以算法推荐为核心技术,积累了全球用户的海量数据,形成了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然而,美国决策者认为,这种优势可能被用于国家安全领域,尤其是数据存储和算法推荐可能被中国政府所利用。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以安全为名,对TikTok展开针对性打击,意图阻断其数据流通并限制其技术扩展。
PAFACA法案的通过,是美国对华技术政策转向长期化的标志。相比过去针对个别企业的行政命令,PAFACA通过立法形式建立了更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规则。这种规则化和制度化的政策框架,不仅针对TikTok,也可能延展至其他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华人企业。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已经在技术封锁中受到严重打击,而TikTok事件表明,这种限制措施正在向更多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扩展。
更重要的是,PAFACA法案的“点名式”立法可能成为未来美国技术政策的模板,强化其政策的系统性和可复制性。
2.行业连锁反应:技术封锁的扩展及其影响
TikTok禁令带来的行业连锁反应,超出了单一企业的范畴,对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及其基础设施企业造成了深远影响。根据禁令要求,苹果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等移动应用商店被禁止提供TikTok的下载和更新服务。同时,互联网托管服务商如亚马逊和甲骨文也被禁止为TikTok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直至字节跳动在规定期限内完成TikTok的剥离。
对于苹果和谷歌等应用商店,TikTok禁令带来了显著的运营挑战。首先,这些企业需要为符合禁令要求调整全球运营策略,包括对现有应用审核流程和内容分发机制的全面调整。这种合规过程可能带来高昂的成本,同时也可能削弱应用商店在全球用户中的中立形象。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表示,它不能也不会出售其美国业务。 图片来源:Bing Guan/Bloomberg News
其次,应用商店的限制可能对平台开发者形成寒蝉效应。开发者或将对市场环境的稳定性产生疑虑,担心类似TikTok事件的限制措施可能影响自身的市场前景。长期来看,这种信任缺失可能导致应用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下降,并在全球范围内削弱美国科技企业的吸引力。
此外,TikTok禁令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对美国基础设施服务的信任危机。企业可能担心,由于政治或政策原因,其服务可能被迫中断,导致业务连续性风险增加。TikTok禁令还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间接影响。美国对TikTok采取的限制措施,不仅针对其平台运营,还涉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内容提供商、数据分析企业和广告分发网络等。这种多层次的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并进一步加剧中美技术生态的分裂。
未来,这种行业连锁反应可能进一步深化。如果美国扩大PAFACA的适用范围,更多科技企业将面临类似TikTok的限制措施,而应用商店和服务提供商的压力也将同步增加。与此同时,全球企业可能寻求更多替代方案以应对这一不确定性,例如探索其他市场或建立自主的技术和服务体系。
3
不确定性与转机
1.特朗普及其任命人员的角色
特朗普对TikTok的态度暧昧且多变,从2020年任期内尝试封禁,到2024年竞选期间公开宣称他将“拯救TikTok”,再到成功当选后与TikTok的CEO周受资会晤,变化的立场充分反映了背后复杂的利益算计。
一方面是特朗普对年轻选票的争取。TikTok拥有1.7亿美国用户,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群体。在2024年的大选中,特朗普强调其明显增加的18-24岁选民支持率背后TikTok平台的影响力。不过当前特朗普在TikTok问题上的态度似乎是为了兑现对年轻选民的承诺,从其历史行为和政治风格来看,大抵只是暂时的政治策略。
此外,TikTok的崛起威胁了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与特朗普阵营的复杂关系可能促使特朗普选择暂时放缓对TikTok的打压,甚至将其作为平衡扎克伯格、贝索斯等其他科技巨头的“棋子”。
另一方面,特朗普团队中的保守派和反华鹰派,尤其在新一届内阁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卢比奥、沃尔兹等人,将国家安全问题置于优先位置,视TikTok为“中国威胁”的象征,并推动更加严厉的监管或封禁措施。
因此,尽管目前特朗普释放出对TikTok友好的信号,但在利益权衡下,特朗普更可能采取有限的干预措施,要彻底改变TikTok封禁的命运,还需其他政治资源和法律支持。
2.解决空间
从法律角度来看,当地时间12月18日,TikTok在提出上诉请求的48小时内,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审理此案。TikTok希望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期间,能够暂缓执行相关法案。同时,如果美最高法院最终判决TikTok败诉,那么在特朗普上任后,TikTok或许仍有机会获得转机。
从外交角度来看,TikTok案可能成为中美科技领域对话的一个契机。中美高层互动已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迹象,TikTok作为一个具备巨大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的企业,或许可以被纳入双方谈判议程。中方应通过采取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和外交层面的务实灵活策略,展示在数据安全和企业治理方面的透明性和国际化水准,同时美方也需要平衡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避免将商业问题过度政治化。
在国际层面,国际仲裁也是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之一,但由于当前的美国更倾向于使用单边主义手段,国际仲裁的难度在于美国是否愿意接受多边框架下的裁定。此外,TikTok是否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如数据本地化或建立独立的第三方信托机构)解决安全问题,消除美国政府的疑虑,也是未来可能的转机之一。
3.国际社会潜在的效仿可能性
TikTok案的处理结果将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的参考样本。国际社会密切关注这一案件的走向,用以评估面对跨国数字平台时如何平衡本国数据安全与开放竞争之间的关系。如果TikTok最终被强制剥离或全面封禁,其他国家很可能效仿美国的做法,出台针对外资数字企业的严格法规。
这会带来全球市场规则和科技治理方面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迫使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法律和政治壁垒;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反感,促使他国与中国在科技、数字领域的合作。这一过程凸显当前全球数字化治理的缺失,呼吁尽快建立多边框架下的国际规则。